
野生DeepSeek火了,速度碾压官方版,权重开源
野生DeepSeek火了,速度碾压官方版,权重开源没等来 DeepSeek 官方的 R2,却迎来了一个速度更快、性能不弱于 R1 的「野生」变体!这两天,一个名为「DeepSeek R1T2」的模型火了!这个模型的速度比 R1-0528 快 200%,比 R1 快 20%。除了速度上的显著优势,它在 GPQA Diamond(专家级推理能力问答基准)和 AIME 24(数学推理基准)上的表现均优于 R1,但未达到 R1-0528 的水平。
没等来 DeepSeek 官方的 R2,却迎来了一个速度更快、性能不弱于 R1 的「野生」变体!这两天,一个名为「DeepSeek R1T2」的模型火了!这个模型的速度比 R1-0528 快 200%,比 R1 快 20%。除了速度上的显著优势,它在 GPQA Diamond(专家级推理能力问答基准)和 AIME 24(数学推理基准)上的表现均优于 R1,但未达到 R1-0528 的水平。
7月3日消息,在近期AMD Advancing AI 2025 大会上,吴恩达与苏姿丰就 AI 的普及、开放生态和硬件基础设施展开交流。两人强调,多层技术栈、快速原型和AI助编工具能大幅提升开发效率。
随着 AI Agent 技术的快速发展,业界许多企业开始在 Agent 方向进行深层次探索,而不仅仅是停留在“大模型 + 工具调用”的简单应用上。
在 AI 工具风靡开发圈之前,一批经验丰富的资深程序员,对它们始终保持警惕。这些人,包括 Flask 作者 Armin Ronacher(17 年开发经验)、PSPDFKit 创始人 Peter Steinberger(17 年 iOS 和 macOS 开发经验),以及 Django 联合作者 Simon Willison(25 年编程经验)。然而,就在今年,他们的看法都发生了根本转变。
刚刚,网页设计工具开发商 Figma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提交文件,申请首次公开募股(IPO)。该公司在招股书提及 “人工智能(AI)” 超 150 次,既将其描述为“创意加速器”,也视其为 “潜在威胁”。
上个月,微软分享了将 VS Code 打造成开源 AI 编辑器的计划。今天,微软在 VS Code 官网表示已经达成了第一个里程碑:GitHub Copilot Chat 扩展程序现已在 GitHub 上根据 MIT 许可证 开源。
根据 Menlo Ventures 最新发布的《2025 年消费者 AI 现状报告》,全球已有 18 亿用户使用 AI 产品,付费转化率 3% 左右。行业领头羊 ChatGPT ,拥有 8 亿月活用户,付费转化率约 5%。C 端场景基数大且有一定的付费转化率,部分产品商业化渐入佳境。
如果说硅谷最近有什么产品能真正给大家带来那种珍贵的 aha moment,语音输入产品 Wispr Flow 就是其中之一。
2023 年 7 月,《晚点 LatePost》曾独家披露,字节 AI Lab 旗下机器人团队正推进机器人量产。当时曾定下到 2023 年年底,量产 200 台的目标。
从 Chatbot 到 Perplexity,搜索正被 AI 改写,但这只是开始。Chatbot 与 Perplexity.ai 分别代表了 AI 重塑搜索的两类探索路径:一个是对话式交互的路径,一个是「答案即结果」的路径。